ad3kth2k1j2 发表于 2011-9-16 10:31:28

官员心态失衡的自述案例

 2008年3月,《人民论坛》杂志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其中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官员落马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态失衡。有研究结论表明,心态失衡已经成为一部分官员走向质变的催化剂。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心态失衡时,往往会通过某种方式寻求“补偿”,以求得心理安慰,达到心态平衡。而当官员以错误的思维、错误的方式获得错误的“补偿”时,就会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例一:

  文强眼见“升官无望”,转而成为“黑保护伞”

  近两年在重庆“打黑”中被牵扯出的文强是个“红与黑”大变脸的典型。

  1992年,37岁的文强就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分管刑侦。在这一岗位上,他主持破获了多起颇具社会影响的大案要案,比如重庆警匪枪战案、中国第一盗案、抢劫运钞车案、“中国头号悍匪”张君案等,多次被公安部荣记一等功。那时,文强在重庆人的心目中是个维护正义、铲除邪恶的英雄。

  2009年7月7日,还是这个文强——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时,他是重庆人乃至全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由昔日的英雄到今日的罪犯,文强为何会变得如此“面目全非”呢?

  文强在一份被逮捕后写的悔过书中说,他由一个人民的卫士变成黑社会的保护伞,原因是“仕途多年原地踏步,没能升官”——1997年,重庆市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一职出缺。多次立功受奖的文强自认为“舍我其谁”,踌躇满志地准备履新。但组织上经过通盘考虑,任命另外的人选出任该职。对此,文强既失望、委屈、愤懑,又自感很丢面子。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索性“想开了”,以致一步步腐败下去、堕落下去。

  例二:

  李桂东自叹“官不如商”,人生观价值观掉头转向

  李桂东落马之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第一任市长。

  因为曾在广西钦州地委党校任教多年,且发表过不少学术成果,步入政界后,李桂东在当地有着“学者型官员”的美称。人们给他的评价是“很本分”、“很清高”。

  1991年,李桂东担任浦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一次,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去李桂东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临走时悄悄留下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00元钱。第二天,李桂东专程去找那个厂长,把脸一沉:“你送给我的不是金钱,而是一副手铐!”

  1996年4月,李桂东当选为东兴市市长。在发表就职讲话时,为了阐明自己的权力观,他将秘书写的讲话稿扔到一边,讲了这样一段话:“……一个执政党的兴衰存亡,不在于它的队伍大小与组织松严,而在于它能否解放发展生产力,以及自身反腐抗蚀的能力;同样,一个当权者的成败得失,不在于他的位高权重,而在于他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然而,在做了八年市长后,2004年9月,原来那个“很本分”、“很清高”的李桂东却因受贿人民币134万元、美元3000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李桂东人生轨迹的“拐点”在哪儿?

  据李桂东供述,1996年年底,他带队到深圳招商期间,一个客商请他吃饭,仅一顿饭就花了6000多元。客商见他一脸惊诧,便用一种揶揄的口气对他说:“你这个市长在你们那里也算不小了,但就是太穷。你讲的那套理论只能唬住那些穷人,在我们这里一文不值。你那点儿收入,在深圳只能过贫民生活……”李桂东闻言,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这件事对他的刺激很大。在看到“外边的世界很精彩” 的同时,他感到困惑、迷茫了——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一个月才1000多元的工资,工作半年还不够老板们的一餐饭钱!

  他的心态严重失衡之后,人生观、价值观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向——不但热衷于和老板们“交朋友”,对送到手的“红包”也不再推辞,而且有了两个年轻貌美的情妇……

  例三:

  刘俊卿眼气私企老板暴富,贪心膨胀“不收白不收”

  2006年9月,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原主任刘俊卿,因犯有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贪污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12月,经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依法核准一审的刑事判决。

  曾任安徽双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涡阳县委副书记的刘俊卿,在当地是个“罕见的经济能人”。1993年6月,刘俊卿从县印刷厂调任高炉酒厂(双轮集团的前身)任厂长。当时,酒厂年上缴县财政的数额仅为200万元。短短四年间,酒厂一年对财政的贡献就超过亿元……有人估算,在酒厂的鼎盛时期,每10个涡阳县城人就有3个人直接或间接为酒厂工作;全县每10个机关干部的工资有7个人要靠酒厂的效益。

  随着酒厂的蒸蒸日上和当地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刘俊卿的心理越发不平衡了。案发后,在和媒体谈及自己的受贿心理时,他说:“这些私营企业老板原来都是穷光蛋,他们都是靠我发的财,也是靠酒厂发的财,后来都变成了几千万元的富翁。酒厂的发展也带动了他们的发展,酒厂的生产规模越大,他们的生意就越大,收入也就越高。从这个现象来讲,我在心理上确实有些不平衡——他们的能力不如我,这是肯定的。”于是,对那些有求于他的个体供货商,他抱着“不收白不收”的心态,伙同妻子大肆受贿。11年间,家庭不法财产达到人民币3569万余元、美元67万余元、港币79万余元。

  法庭上,刘俊卿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悔恨:“一个穷奢极欲、贪得无厌的人比贫穷而知足的人要不幸得多。”

  例四:

  宣雄怀疑“副手急于抢位”,丧失理智在办公室里杀人

  四年前,广东省遂溪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宣雄在办公室杀死副局长陈振华一案曾经轰动一时。2011年4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宣雄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据《南方日报》报道:经审理查明,宣雄从1998年7月起担任遂溪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2006年12月30日,宣雄在组织部门到其单位考察领导班子后,听到有人议论副局长陈振华将要接替他当局长,认为是陈振华要抢占其职位,遂心怀不满,并产生杀害陈振华的念头,于是购买了一把扳手藏在其办公室里,伺机作案。2007年1月3日上午,宣雄将正在办公室值班的陈振华杀害。回到家后,心神不定的宣雄产生自杀念头。在妻子的追问下,宣雄讲述了犯罪经过,并在家人的陪同下投案自首。

  据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的住院记录显示,宣雄曾于2006年10月2日住进该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10月16日出院。据神经内科的宣传简介显示,该科的特色治疗包括“全面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检查及心理疏导治疗”等。神经内科共分两个病区,其中一病区入住治疗的都是病情较重的患者。

  在二审司法鉴定的精神检查过程中,宣雄对于自己的杀人行径感到很后悔,经常自言自语“想不明白我为何事杀人”。

  编辑点评:上述四个典型案例的当事人都有自述的导致心理失衡的客观原因——文强因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李桂东因自尊心严重受挫,刘俊卿因能力不如他的个体户发了大财,而宣雄则是“想不明白”。无论他们是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找托词,也无论心态失衡是不是他们走向违法乱纪的决定性因素,在其违法乱纪的过程中,失衡的心态起到了助推作用却是毫无疑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官员心态失衡的自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