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ya8h82999 发表于 2011-10-22 09:10:53

从该不该扶老人看舆论导向,从舆论导向看文化体制改革

这题目有点大,字也有点多,不过俺不是标题党。说说俺的想法吧,一家之言、草民浅见、抛砖引玉......

      这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台 报纸 网络沸沸扬扬的在聊该不该扶老人事件。中华的传统美德以及无论中外古今的已知人类文明的道德准则似乎都没有必要讨论这个事,但是讨论依旧在继续,报到出来的都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了某老人摔倒,然后好心人去扶被诬赖的事件!甚至由于缺乏证据,个别法院也判决支持了诬赖事件让人看着寒心,于是乎电视台的讨论也好 网络的投票也好纷纷出台,其最后结果就是绝大部分人选择在看到老人摔倒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的是沉默不理或是在确保自身不会被诬赖的情况下实施救助!(再早一点时间 见义勇为也遇到上面类似的尴尬)

      讨论结束了?!那么经过讨论 民众得到了什么?这个社会是一个冷漠缺乏诚信的社会?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社会???

      我想通过这些报道和讨论,我们不难得到上面这些观点。或者说讨论该不该扶老人的潜台词就是不该扶老人,或者说不该义无反顾的扶老人!!!这都是主流媒体的报道啊!我在想到大部分民众得出的结论后不寒而栗。难道说真的是社会变了,人心不古,今时不同往日了?难道说这个社会,我们身边的人都是青面獠牙的魔鬼,随时可以出来吃了自己?

      无意中我看到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在这个电影里描述了一个熟悉的情节,雷锋的战友乔某路遇被车撞伤的老人,主动停下车送老人去医院,闻讯赶来的老人子女误以为是乔某肇事,甚至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不是你撞得你干嘛送医院啊?当然事情最后得到了妥善处理,老人向乔某道了歉,大家才知道乔某真是在做好事。

   看完电影我想了很久,居然在大家普遍认为人心向善路不拾遗的六十年代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这个事情没有得到热烈的响应和讨论呢??

      是诬赖事件出现的多寡不同吗?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数亿老龄人口,据说70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每年会跌倒一次,有这么大的分母,那么分子是1还是100,恐怕都是极小概率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呢??是什么让大家谈摔色变呢?

       舆论!答案是舆论!舆论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有话语权的新闻媒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络(网络其实就是一些主要的网站)。其实可怕的不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了个别不道德的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因为这样的事情,亘古至今永远会有,可怕的是把这些不道德的事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然后不负责任甚至居心叵测的发布出来,让广大的民众产生一种轰然倒塌误导效应!他们管这种效应叫轰动效应,有了轰动效应,媒体火了,广告公司笑了,大家兜里的钱多了,世界变成怎样?人心变得如何?以及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了!!

      舆论导向这个词,我第一次听是1989年,那时候觉得中央、政府说舆论导向的问题有点过,难道新闻不该是自由的吗?难道舆论是该一边倒的吗?难道不该有不同的声音吗?时间飘过了22年,我觉得在某些社会伦理和人类共有认同的道德上,我们是应该 也必须有舆论导向的!在这种时候 人类必须有同一种声音 必须有同一种道德! 必须对生命 对人性 对尊严有同样的价值观,而对那些异类的声音坚决秒杀!坚决说不!如果放纵了,泛滥了对生命 对尊严 对人性 甚至对整个人类都会有无法预估的危害。我们谁也不想回到弱肉强食的野蛮时代吧?那么新闻舆论 主流社会就必须对那些舆论导向负责!!

      顺便提一下卫生部那个如何扶老人的指导意见!真是没脑!这个时间 这个场合推出一个所谓技术性的指导意见充分表现了个别领导没有政治意识全局意识的低等水平。
      
      伟大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了,会议着重讨论了建设诚信社会问题,更史无前例的提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觉得文化体制改革太有必要了,我们国家历来有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优良传统。文化体制以前是管的过死,后来一百家争鸣 一百花齐放就放的乱七八糟。现在各大卫视 报纸 网络等等把收视率放在首位,不仅是娱乐节目甚至做新闻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状态。只要有轰动效应就上,社会责任、新闻责任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个是制度问题,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电视台的问题。

   如何才能建立健全一个有良知 有社会责任感 又充分强调市场经济 舆论自由的文化体制恐怕真是大人们该好好考虑的问题......

yy614200 发表于 2011-10-22 09:11:25

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我顶]

ngsssifssstp 发表于 2011-10-22 09:11:56

冷漠缺乏诚信的社会,到底是谁造成的?
别去责怪民众的人心不古,民众还是有良心的。
某派系建政以后用专制的文化所打倒的,所专..政掉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恶果,已经开始报应了.
从30年前的破四旧,打倒一切,把老师踩在脚下,关进牛棚,再演化到现在的全社会的冷漠,谁之过?
.......................
不破除掉专制的统一的思想文化,岂有良性中华文化的回归. ,不破除这些,还谈什么文化体制改革.
不过希望现在宣扬的这种所谓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进一步加强文化,思想言论控制的信号
下一步要不要对微博动手呢?

bfto0138 发表于 2011-10-22 09:12:13

就凭被扶者一面之词,最终是法院的误判葬送了我们救人的美德!因为救人的同时,我们要冒很大的风险!法律应该对被扶者的险恶用心进行严惩!这与文化体制没多大联系,倒是觉得与司法体系有联系!

linmin8o 发表于 2011-10-22 09:12:27

当南京的法官落下法槌要彭宇为被自己救护的老付出巨额赔偿的时候,我们凭什么要求其他人搀扶倒在马路的老人。当搀扶了倒在马路上的老人需要摄像头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的时候,我们凭什么要公众必须尊老爱幼。当事人也许会担心,做好事不但可能象南京彭宇那样付巨额赔偿,万一伤者死亡了,被扯上杀人罪,弄不好会判刑也不准呢!   

   追溯社会道德极度沦丧的根源不难看出,正是所有的法律导向、道德导向全都指向了人类最为丑陋的极端自私。如此的法律导向怎么能会引导公众从善如流?如此的公权机构怎么能使社会对公正的主持有安全感?!

   人类之所成为人类,就在于有一颗坚守道德底线的良心,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低级动物的明显标志之一。缺乏这点,这个民族只是生存一个都市丛林中,尽管有很高的外汇和令人惊叹的鸡的屁,但与畜牲禽兽有何两样?!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危急关头,这种危机不是来自外部威胁,而是内存机体的病变直至衰竭,谁来救我中华!

ad6kyalk2j0 发表于 2011-10-22 09:12:42

答案是舆论?有那么一部分原因吧~~但个人觉得以下这句话更能说明问题:“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 [啪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该不该扶老人看舆论导向,从舆论导向看文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