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华 发表于 2011-5-7 11:03:47

岳麓书院的人文精神

本帖最后由 刘宝华 于 2011-5-7 10:59 编辑

    上次到长沙没有时间到岳麓书院去看看。前天到长沙有点时间,朋友就带我去看了一下。岳麓书院是我国的四大书院之一,保存和修缮得也很好,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了,在湖南大学的地盘上。整个建筑群布局方圆有度,气势中和,古朴典雅。又有黄莺啼好树,粉蝶舞山墙,背后岳麓山上树木苍古,绿意盎然。别开心镜,荡涤尘埃。
   进门过赫曦台后,穿廓过院,品诗赏联,时与柏竹摩肩。细看一番已不觉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了。
   岳麓书院的具体资料网上应能查到的,我就不多介绍了。我只想说说我对岳麓书院人文精神的理解。朱熹到岳麓书院讲学后,书院更加人文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些人物很多出自这个地方。比如大家知道的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蔡和森等都在这里求过学。
    程朱理学自成一派后,实际上是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诠释和进一步规范。而后来的来麻城住了十几年的李贽则坚决反对朱熹的学说,斥之为伪学。如果说朱熹提倡的是“道貌岸然”,那李贽提倡的就是“展示肌肉”。个人认为这两种学说也许人各有不同的看法,未必尽美,但都有所长。集两种看法于一身的要算岳麓书院的先贤王明阳了,也就是船山先生,船山先生的为学主旨要说算唯心的,但他综合和透析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大力提倡“学以致用”论。毛泽东后来的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就是从船山先生这里得来的。岳麓书院对船山先生是极其推崇的,建有他的专祠。
   船山先生的学以致用说效果如何呢?这得有人在实践检验的,从岳麓书院走出来的三个人: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都很好地验证了这一学说的实用性。太平天国在江南闹事,半壁山河破碎。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心忧天下之心,从乡丁招募起,一步一步组建了湘军,与太平军决战,经九死一生,百折不饶,一点点地收拾山河。其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绝,成为清中兴三杰之首。另公认的两杰为左宗棠和曾的惟一入门弟子李鸿章。综观曾的一生无处无时不在做着船山先生的学以致用的实践活动,军旅倥偬之际,还念念不忘刊刻《王船山集》。
    左宗棠与曾国藩个性迥异,其人爱说大话,但也能做大事,七十岁时还抬棺出战。左与曾一生不和,但都是些个人意气,如果说为国家之事,两人又是相通的。如果说左青筋暴跳,曾则总是一脸的笑眯眯。二人相通的地方都是实用主义者。左一生也就是个举人,曾国藩也只是个同进士出身。曾左总在争吵,一次曾国藩与左宗棠为军事部署发生争论,曾国藩气不过,出了联调侃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曾说:季子自称高,每与吾意见相左。左宗棠反讥之:藩篱当卫国,问其经济有何曾?这两人在实践王船山先生的学说时毫不含糊,都显名于历史的,两人的心其实也是相通的。曾国藩死讯传来,左宗棠立挽一联记得好象是:谋国之忠,知人之事,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石,攻错若金,相期足慰平生!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学问这东西不一定要如何地高深,高深而不能实用也是没有意义的。
   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是王船山学说的实践者之一,他对曾国藩也很推崇。虽然他的思想和理论溶会百家自成一脉。但他在岳麓书院住读的经历也是他日后从事革命活动的开始。这段时间他不可能不受到王船山先生的影响,他的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提法也是来源于这里的。毛泽东一生波澜壮阔,改变了中国同时也改变了世界,从而也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发展道路,这是不容质疑的。
    岳麓书院的人文精神就是“学以致用”。


wayling 发表于 2011-5-14 09:38:46

:lol学习了。我们学校也在旁边,很久都没有去了,书院在湖南大学地盘,旁边就是我们学校,师范大学,想想当年我也在里面混了四年,:lol,很想抽时间回去看看.....

刘宝华 发表于 2011-5-16 10:21:03

主席的校友,失敬失敬。。。。

wayling 发表于 2011-5-16 10:31:05

:lol说的我不敢做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岳麓书院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