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翁出资购羊 唤游子回家创业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武隆县沧沟乡沧沟村岩千坨,散放着一大群羊羔,“咩!咩……”的叫声回荡山谷,打破了大山的宁静,放羊者名字叫刘胜洪,是84岁老翁刘衍平从千里之外新疆招回来的“丘二”。 现年84岁的刘衍平老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不幸身负重伤,转业后被安置在火炉镇供销社工作。1979年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农村,老人的家乡属于贫瘠的大山,公路不通,信息不畅,吃水靠天,种地不够野猪吃,日子过得十分紧巴。老人膝下三个孩子,80年代后期相继成人,他和其他村民一样狠心的把三个儿子“逐”出了大山,大儿子刘钊顶班跳出农门,二儿子刘胜洪、三儿子刘胜维相继离开大山,远赴新疆,并在那边安家落户。孩子外出闯荡以后,刘衍平老人与老伴住在在沧沟场镇靠退休金过着安稳的日子。发展:山乡巨变,难了却心中积怨
平静的生活过去了20多年,随着党的惠民政策深入山区,老人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村民饮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水泥便道连进了农户,农业生产有机具,产业发展有扶持。
“儿行千里母担忧!”远在他乡的两个儿子成了老两口的牵挂。刘衍平觉得当初的举动有点愧对孩子。始终心里有个“疙瘩”。
增收:建圈购羊 唤游子回家创业
2010年,“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走进大山,刘衍平老人暗暗拿定主意,决定说服儿子回到家乡。一来了却家人的相思之苦;二来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荒山荒坡发展自己的事业。与老伴提出这个想法以后,老伴建议:“我们都这把年纪,不能让孩子长期漂流在外!不如我们先拿出钱来修好圈,买好羊,再让他们回来。”刘衍平老人觉得有道理,于是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军残费6.8万元,在老家岩千坨建造了6间200多平方米的圈舍。从四川邻水县购进了55只波尔山种羊。在二老的精心饲养下,当年12月中旬的一天,5只母羊同时产下9只羊羔,二老乐开了花,这时才电话通知了远在新疆的两个下岗儿子,告诉了实情。
2011年春节后,远在新疆的刘胜洪,刘胜维回归故里联手大哥刘钊扩建圈舍,租地种下了36亩墨西哥玉米、串叶松香草。目前,他们的波尔山羊、板角山羊已发展近100只,刘胜维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他们计划今年发展500只,不负父望,真正成为乡亲们的“领头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