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发表于 2013-7-24 08:57:32

麻城:红色土地 绿色崛起

关于麻城市打造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调查报告

  通讯员万永庄、夏 锋、郑 锋

  山清水秀、生态宜人,是老区麻城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是120万麻城人民孜孜以求的幸福路径。

  7月20日,湖北仁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50万元启动建设大型污水处理系统,这是麻城市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一个缩影。

  仁齐科技是麻城市去年引进的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主要生产电容式触摸屏及OCA材料。公司占地150亩,总投资2亿元,今年3月一期正式投产。如今,公司形成了完备的研发、制造系统,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整机制造商提供全方位触控一体化服务。

  火红的七月,步入麻城市区,就仿佛踏上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创业热土。在省级麻城经济开发区,20多个在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加速推进。投资60亿元的大别山科技产业园、投资40亿元的麻城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华中家电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农商物流港等项目纷纷签约落户,刷新麻城招商速度。

  在湖广移民文化产业园、龙池商城城市综合体等十二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的征迁现场,一个个项目专班比进度、提速度,晴天抢干、雨天巧干,共同谱写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麻城,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跨入了后发赶超的快车道……

  绿色产业强实力

  像仁齐科技一样,落户麻城的兴业炉料、百川电器、屯仓管业等一大批企业都是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的绿色环保企业。

  兴业炉料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钢铁炉料配送基地,成为大别山县市循环经济的“龙头”,连续两年跻身湖北省百强企业行列。

  市委书记杨遥指出,绿色发展、绿色崛起,是麻城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的创新路径。要坚持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山绿、城美的新麻城。

  麻城市委、市政府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从来没有动摇。为整治石材行业环境污染问题,麻城市铁腕重拳开展综合治理,对29家企业采取强制停产整改措施,仅今年上半年石材行业累计投入2.5亿元完善环保设施,多年来饱受诟病的麻溪河污染问题明显好转,石材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开年以来,该市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步伐。确立今年为“实力麻城建设年”,坚持“四化同步、产城一体、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努力实现“黄冈争首强,中部争百强,挺进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

  从2009年到2012年,麻城在黄冈各县市综合考核中由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前进了9位(达到第45位),实现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企业(新口径)个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五大倍增”。

  市长蔡绪安说:“对工业项目,绝不‘捡到篮里就是菜’,坚持抬高门槛,选好项目,对环保不达标的项目坚决挡之门外。”

  工业园区是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的主战场。麻城市正在加快实施50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扩张升级工程,着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麻城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招商引资的大平台、产业扩张的增长极。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启动了4条主干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硬化、绿化、亮化,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工业增加值7.5亿元、税收1.6亿元,分别增长29%、31%、20%。

  该市着力打造“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乡镇、百亿企业”。1到6月份,麻城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4.65亿元,同比增长24.56%。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力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总产值达85.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89.8%,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2.9%,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位居黄冈前列。

  业内是否认可、资金是否充裕、环保是否到位,是该市招商引资的“硬杠杠”。元至六月份,全市共引进符合考核口径的招商项目122个,协议总投资244.44亿元,实际固定资产到位资金43.75亿元。其中新引进过亿元项目29个,占新引进项目总数的42.03%,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13个,占新引进项目总数的18.84%。

  市招商局局长洪为民说:“今年新引进的都是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力强、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环保型项目。”

  项目建设是麻城加快发展的硬支撑。该市围绕国家出台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等重大机遇,建立了包含41个项目、总投资766亿元的“双百”项目库。上半年已争取中央、省项目9个,无偿资金3329万元。大别山电厂二期、抽水蓄能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跟踪争取举水河防洪工程、三河水库集中供水工程、明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等52个中央、省投资项目。

  招得大商来,环境需先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开通 “12345,有事找政府”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打造“政务超市”,精简前置审批、降低中介收费、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和联合办理,致力于打造全省最优发展环境。推进“三集中四减五制”行政审批模式,实行首席代表制、部门分管领导坐班审批制、重点项目打包收费制。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领导干部挂帅干事,遴选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征迁工作一线建功立业,推进“干部到一线锻炼,能力到一线检验,难题到一线破解,业绩到一线展现”。

  总投资7亿元的屯仓管业,放弃了国内西安、武汉等大中城市,同样选择落户麻城。问及缘由,公司负责人沈惠平说:“我们看中的是麻城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环境。”

  今年头6个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15.83%;固定资产投资92.23亿元,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6亿元,增长12.9%;全口径财政收入13.1亿元,增长20.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1亿元,增长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77元,增长14%。

  绿色品牌显活力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杜鹃花是麻城叫得最响的绿色品牌。去年,麻城被授予“中国县域旅游之星”称号,全省县市仅此一家。今年1到6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6万人次,同比增长95%,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50%。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麻城人致力于打造一批潜力巨大的绿色品牌,推进绿色品牌升值、绿色产业富民。

  看杜鹃,赏茶花,饮菊花,品杏花,送玫瑰。如今,“五朵金花”在麻城大地上激情盛放。全市“五朵金花”基地总面积达146万亩,种植农户达11万户。

  杜鹃花正在建立种子基因库,即将承办全国杜鹃花展。福白菊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五脑山启动万亩“茶花大观园”建设,成功举办首届茶花展。规划1.26万亩的大别山花卉苗木城正在加紧建设。麻城的花儿,旺了旅游,活了经济,富了市民。

  “原来在外省打工,近几年家乡的菊花产业越做越大,一亩地种得好收成近万元。我们就近在武汉做工,拣起几亩地种菊花,种植菊花的季节就回来。”麻城市福田河镇枣树坪村的夏树成说。

  “基地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村委会请技术员现场指导,公司提供测土配方肥,每亩还能补贴200元的物资,原来亩产值才6000元,现在能达到8000多元,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委会副主任魏则银满怀信心。

  在该市上半年乡镇办拉练竞赛中,各个乡镇办都纷纷端出了自己的“招牌菜”,绿色产业亮点纷呈:南湖办的花卉基地,宋埠镇、中馆驿镇的大棚蔬菜基地,龟山镇的生态葡萄基地,铁门岗乡的桂花基地,张家畈镇的百合基地,顺河镇、黄土岗镇的油茶基地,歧亭镇、乘马岗镇、夫子河镇的丹参(星柳)基地,阎家河镇的金银花基地……

  在宋埠镇彭店村,兆至蔬菜已经打造成为全省知名品牌,兆至专业合作社位列全省十强蔬菜专业合作社之首。彭店村实现90%以上的耕地种蔬菜、90%的村民种蔬菜、90%以上的收入来自蔬菜。

  6月22日,中星农业速生星柳基地落户麻城。速生星柳,一种新的杂交速生柳树,种植星柳对于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麻城是一个林业大市,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大面积种植速生星柳。目前,中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同麻城市辖内7乡镇办9个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5500亩,开展丹参星柳种植。下一步将用6年时间,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逐步将速生星柳种植覆盖麻城各个乡镇。

  今年上半年,麻城市在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新改扩建蔬菜基地8200多亩,建成中药材基地7.7万亩,完成油茶造林3万亩,改造油茶低产林5万亩、板栗10万亩。还积极培育新型特色产业,新发展星柳3000亩、丹参1000亩、百合1000亩。

  绿色生态惠民生

  绿色是优势,绿色是方向,绿色是福祉。麻城干部群众以敢闯新路的勇气,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出一条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争当大别山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推进绿色惠民。

  城市因绿色而美好。2011年3月,麻城市正式启动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开展“庭院绿化达标”、“千棵大苗进城”、“万盆鲜花上街”等活动,让城市变绿。累计投资3200万元,新增绿地面积3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5公顷,栽植各类乔木2.4万棵。

  湖广移民文化公园是该市近年来打造的重点城建项目,规划用地1246亩,总投资超过5亿元。在规划建设中,该市一方面注重打造“一环两轴五区十景”,另一方面大手笔投入1.4亿元,邀请无锡园林设计院和深圳维鼎设计院进行整体设计与绿化建设。

  近年来,麻城市以建设“绿色大别山”为契机,成功打造了“中国菊花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板栗之乡”等绿色名片。成功申报浮桥河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项目建设质量居于全省前列。德援项目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林地总面积292.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82%,较十年前增长6.4个百分点。

  统筹城乡建设,打造秀美村镇。麻城市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机遇,乡镇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去年,全市各乡镇完成城镇建设社会总投资1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45%。开年以来,启动宋埠镇和白果镇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工作,制定规划,加大投入,着力打造市域副中心。实施以奖代补,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打造了三河口镇、乘马岗镇等山区乡镇新型城镇化亮点。推进新农村、新社区示范点建设,启动了38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新打造了歧亭镇东坡社区和顺河镇安畈、黄土岗镇杉洼、木子店镇大堰河等新农村建设亮点。

  经济与环保齐抓,发展与生态共赢。如今,绿色麻城已成为麻城市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市空气质量优,水质在二类以上,环保各项指标位居黄冈前列,夺得了“省级绿化模范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龙管水 发表于 2013-9-16 22:05:52

:lol:lol:lol: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麻城:红色土地 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