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独角兽为何比印度多
中国互联网崛起,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适逢互联网浪潮,从而获得超车的机会。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最近发布“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共214家企业上榜。所谓“独角兽公司”,是指估值超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他们是企业界的新生势力,未来巨头都在他们中诞生。分析独角兽,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创业环境和质量,也可以看出未来几十年的企业气象。
这份报告最大的亮点是中国。中国是拥有“独角兽”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在上榜的214家企业中,中国占据了55家,占美国以外独角兽数量的一半以上。数量不如美国多,规模却不小。榜单前十名大公司,中美四六瓜分,有分庭抗礼之势。
中美是世界上人口位居前列的大国,政治稳定,经济开放。两国都有统一市场、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企业界,前十几年都是中国在学美国,现在则进入中美互相学习的时代,这也预示了未来十几年全球经济的格局。
中美以外,其他国家的独角兽数量要少得多。排在第三名的是印度,其上榜的独角兽企业不足10家,远远不如中国。通过观察印度的企业环境,会对中国的企业有更深的理解。
印度人口规模和中国差不多,看起来也是十亿级的大市场。然而,真实的情况远非如此。实际上,13亿印度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在市场上都处于沉睡的状态。印度虽有众多的软件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基本是面向欧美企业业务,鲜有中国这样发达的2C业务。
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印度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其城市电力经常中断,交通也很不便利,铁路系统年久失修,经常发生事故;印度的通信基础也很落后,手机信号普遍停留在2G和3G时代。尽管其智能手机占全国总人口的17%,但实际上,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要比这低得多。
观察印度,再看中国的市场环境,我们会发现:中国全球市场第二的地位来之不易,我们用一代人的艰辛奠定了国家经济的坚实基础。基础一旦打下,就为此后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并且不容易被超越。
中国经济成功,最宝贵的经验之一是工业化。从早期的进口加工、代工生产、低端产业链承接,到中国创造,通过三十年积累,中国企业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中国贡献了大量工业品和绝大多数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此外,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也有长足的进步,无论工程建设、交通运输还是通信技术,都是世界一流水平。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不仅为工业化培养了人才,也培育了具有消费能力的大市场。而这恰恰是印度缺乏的。
中国互联网崛起,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基础上,适逢互联网浪潮,从而获得超车的机会。没有互联网,中国经济也会赶上,只是再迟一些年而已;这一点可以从独角兽企业的类型看出来。像小米、大疆等,严格说来都不算互联网企业,而是传统行业的升级。有了互联网,传统企业都如虎添翼,迅速地扩大规模,这是过去不具备的条件。产业规模一旦形成,将会孵化出更多新兴企业,这也是我们能预期的。
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新势力,取决于这些企业能成长得多大,还有多少独角兽能生长起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