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热线
标题:
从唱片公司不签歌手看娱乐产业人硬货不硬
[打印本页]
作者:
伊地亚特
时间:
2011-12-18 10:11
标题:
从唱片公司不签歌手看娱乐产业人硬货不硬
娱乐行业经营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一时答不上来。不过,娱乐行业说自己不再卖什么,却常有耳闻。太合麦田(微博)唱片“掌门”宋柯,不久前宣布公司将不会再签约任何唱片歌手,也不再与李宇春等歌手续约。这不是宋柯第一次这样表态,他的表态,就像大笔一挥,继单曲、专辑之后,将“歌手”从唱片公司的“产品目录”上划掉。
不是唱片公司不想继续“卖明星”,而是现在“卖明星”的摊子太多,生意不好做了。宋柯把歌手从产品名单里去掉的理由很现实,因为歌手可以通过网络宣传自己,不再需要曾经“有渠道”、“有门路”的唱片公司。尤其是选秀节目,可以将普通人批量快速包装成“明星”。低廉的造星成本,庞大的造星平台,零门槛的明星标准,导致如今满世界的“明星”。这让昔日号称“造星工厂”的唱片业,忽然失去了优势,不得不避开风头转身撤离。
值得关注的是,唱片业“不卖歌手”其实折射出了娱乐行业的整体产品走势。从最早卖单曲,到后来发售专辑,再后来宣传歌手,唱片业的产品从“音乐”变成了“明星”。而影视剧也从过去说故事说导演说编剧,发展为依赖“大腕”的“明星制”。“卖脸熟”、“混人头”的娱乐营销,成为娱乐行业的“明规则”。众多“明星版”影片的推出,并且拍成了一个系列,让电影说故事的基本功能彻底“边缘”。某知名影片的海外版海报,干脆大字标出“成龙(微博)、李连杰(微博)、甄子丹(微博)首次同时出演的影片”。而从春节档期到暑期档,再到国庆档、岁末档,年票房过百亿元的电影产业,一年下来,观众往往能看到同一个明星出演多部电影,而能记起的电影故事却屈指可数。
“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的现象,在娱乐产业的运作中已经见怪不怪。而“卖人头”的习惯甚至蔓延到某些并不“硬”的新人身上。不久前,新版电视剧《婉君》推出定妆照,引发网友围观攻击。由6岁的“最小谋女郎”吴文煜出演的小婉君,以及冉倩(微博)扮演的大婉君,她们的照片刚一亮相,就被很多人批评为小的不够“萌”、大的像“郭美美(微博)”。圈里有导演编剧为小演员叫屈,认为电视剧“以人推戏”的营销手段,让小演员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负担。编剧史航(微博)将“叫卖演员”的现象比作“推‘步兵’为‘坦克’挡子弹”:以前影视圈以戏推人,戏是“坦克”,人是“步兵”,所有的评论围绕戏展开,戏火了人跟着火,“坦克”护着“步兵”前进。现在反过来了,“步兵”冲在“坦克”前面。戏还没出,先拿演员说事,不管好事坏事,先炒起来再说,然后再借各种八卦评论,推高影视剧的收视率,而戏的好坏反而不那么在意了。
通过史航的比喻,不难看出,之所以要拿演员或者明星这个“步兵”,替影视剧这个“坦克”挡“评论”的子弹,是因为太多的影视剧不过是个纸糊的“坦克”。这样的作品不仅出不了货真价实的明星,就算出了明星,也会被连累成“空头明星”。最终“人硬货不硬”变成“人货两不硬”。宋柯说不签歌手后,唱片公司可以转型经营作品版权,那样谁家出了“明星”他都开心。不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他很可能过于乐观。少了“硬通货”的娱乐行业,不卖明星还能卖什么?
作者:
cat_power
时间:
2011-12-19 08:42
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顶你
欢迎光临 麻城热线 (http://macheng.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