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袁小逸正在准备专升本的最后一门自学考试,如果今年通过,接下来,她就要选择考研的学校了。
这个时间,距离父亲袁鸿林对她“16岁大学毕业”的规划,晚了两年。
嘉兴人袁鸿林,被称为“民间私塾第一人”,14年前,这位北大毕业的硕士在海盐老家开办私塾,女儿是他的第一位学生。之后,“私塾女孩袁小逸”在媒体上被称为奇迹,袁鸿林也将自己的教学模式称为“袁小逸模式”。
这些年过去了,袁鸿林坚持的私塾教育模式进行顺利吗?
13岁开始参加自考
5年时间考完专科考本科
扎着随意的马尾辫,戴一副浅色框眼镜,说到高兴处会笑出声来,袁小逸是个性格外向又健谈的女孩。
3岁进幼儿园时,老师给袁小逸的评语是:与小朋友的正常沟通有问题。
之后她一直抗拒去幼儿园,2003年,在袁小逸4岁时,袁鸿林决定把女儿带回家自己教,一直到现在的18岁。
袁鸿林曾经对女儿的规划是:3岁开始早教,6岁达到小学低年级水平,9岁小学毕业,13岁高中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
“我目前在准备英语自考的本科,还剩最后一门了,今年10月考。专业课有几门的确比较难,其他还好。”讲起现状,袁小逸很轻松。
袁小逸13岁开始参加自考,16岁拿到大专文凭,继而开始专升本。一开始感兴趣的是心理学,但考了几次下来后,感觉有些吃力,“大概那个时候年纪还太小。”后来在袁鸿林的建议下,改选自己的强项,英语。
准备考试、在私塾里上课、看书、和朋友聊八卦、偶尔打几盘游戏,这是她这几年的生活。
此外,袁小逸这些年的生活还有一个特殊之处,跟着父母不停搬家。
今年1月份,袁鸿林又带着全家从浙江绍兴搬到广东深圳,继而落脚惠州。这是他开办私塾以来第5次搬家:之前从海盐到永康、再到义乌,又搬到绍兴……
“我就像打游击。”袁鸿林说,频繁搬家的原因之一是,当地教育部门不认可。
袁鸿林目前在惠州和当地一个培训机构合作,地方暂时设在一个公园里,眼下只有四五个学生,小的三四岁,大的八九岁,和他的小女儿年纪相仿。
7年前,袁鸿林有了小女儿,对小女儿的教育,他采用的还是“袁小逸模式”,在家上学。
目前,私塾里的学生大多是认可他理念的粉丝、朋友的孩子,包吃住,每年5万元。
在袁鸿林的博客上,公布了上课表:早上7点起床,晚上21:30就寝,从早读到主题课程到体育锻炼和兴趣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国学、英语、数学和科学都教。
承担课程的老师主要是袁鸿林夫妻,偶尔袁小逸也会来客串上课。
坚持在家教的袁鸿林坦言
女儿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伴
说起自己与同龄人大不同的成长轨道,袁小逸还是比较喜欢“私塾”模式,“传统的那种上学方式,不适合我。”
但2008年,袁小逸曾到嘉兴某中学初二年级插班。
为什么会突然花一年的时间去插班?
“我个人觉得,她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袁鸿林解释,那段时间,私塾不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所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对外公开招生,学生不多,这让小逸觉得孤独。
对袁小逸来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之一是结交到了新朋友,因为是住校,她有了自己的舍友,保持联系到现在。
从幼儿开始就“在家上学”,持续到高等教育,在袁鸿林看来,女儿的表现优异。
不过,他也坦言,随着小逸慢慢长大,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袁鸿林看来,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伴。“这个伴不是简单的同龄人,而是学识在一个层次,学习上可以相互切磋的。”
除此之外,作为父亲,袁鸿林也敏锐地察觉到,女孩子需要有闺蜜,“她在这方面比较遗憾,另外还有异性交往,也会有所限制。”
袁鸿林说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顺其自然。“在家上学的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这的确是一个遗憾。这毕竟是小众的学习模式,人际交往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毕竟不像在学校里,有大批孩子。”但是,这并不妨碍袁鸿林对“在家上学”的坚持,“交到的朋友少,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他们交往的质量会高很多。”
大部分时间都独处的袁小逸倒没有觉得自己缺朋友,“我交友渠道比较广,有的是在媒体上看到我的事情后,来找我的,另外,我们这些在家上学的,有一个圈子。但是能和我聊得比较深的,都是比我大3到5岁。”
袁鸿林:我反对不学理工的做法
对现在有些私塾只教文史的做法,袁鸿林说,他很反对。
“不教理工,是把现代学术砍掉了一大半,是不负责任的。我觉得,孩子到了13岁以上,甚至要更倾向于学理工。”
在袁鸿林看来,基础学科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根据孩子特点有所倾向,但不能一刀切。
“一些私塾不教,大概是因为师资缺乏吧。”袁鸿林的观点是,对学校的应试教育不能极端地去反对,你可以不去搞,但该学的还是要学。
除此之外,风靡的读经私塾也是袁鸿林反对的,“那是傻读,方式错误。”
在家上学,毕竟是小众的学习模式,人际交往在某种程度上会受到限制。(记者 王曦煜 吴朝香)
欢迎光临 麻城热线 (http://macheng.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