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麻城天气预报

麻城热线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社区广播台
热门
最新
查看: 18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5 11:3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的要素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共有30多个“活动与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经过哪些步骤,这些都需要教师向学生一一介绍。下面,我结合新教科书谈一谈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教会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 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 教科书在一开始就安排了“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1、CO2含量的比较;可以通过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2、氧气含量的比较;可以通过燃着的木条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判断。3、水含量的比较;可以通过玻璃片在空气中挥动和向其表面哈气的方法来判断。尽管在这里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训练,但是,已经通过教学实验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采用了感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 二、 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步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科学探究的步骤简化为:1.发现问题;2.假设(或猜想);3.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进行验证;4.获取结论。 干巴巴地讲这些探究步骤,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于理解。例如,我在讲“分子”时,直接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分子的存大,学生不知所云,不知道怎样发现问题,提出的假设也贴不上边,更难于去设计方案和验证。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探究如下关于分子的问题;A和B两只烧杯,A烧杯装的是蒸馏水和酚酞,B烧杯装的是浓氨水,再用大烧杯将两只小烧杯罩上,过了一段时间后,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这就是发现问题,为什么会变红呢?让学生提出假设; 1. A烧杯放置一会儿,其溶液本身就会自然变红; 2. 大烧杯内壁有某种物质进入A烧杯中,使A烧杯溶液变红; 3. B烧杯中有某种物质进入A烧杯,使A烧杯溶液变红; 让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1. 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放置一会儿,无变化,说明假设1不成立; 2. 将第一步配制的蒸馏水和酚酞溶液用大烧杯罩起来,无变化,说明假设2不成立; 3. 取少量酚酞,向其中滴加氨水,溶液变红,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得出结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A烧杯装的是蒸馏水和酚酞 假设3成立 B烧杯中的氨分子 分子是不 B烧杯装的是浓氨水 进入A烧杯中 断运动的 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三、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1. 通过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创设来情去意,引导探究。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枯燥乏味,而将计算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又是化学计算的落脚点。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多媒体播放我国运动员攀登珠峰的介绍,渗透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告诉学生登海拔几千米的珠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缺氧,人们常常背个氧气袋吸氧(图片展示吸氧动作),接着我提出设问:“你知道氧气袋中的氧气是用什么方法制得的吗?”让学生猜想,学生会答出:用电解水的方法;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这时我引入问题:“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一袋氧气,需要多少克高锰酸钾呢?怎样用化学的方法计算出来呢?”由于教科书中的例一就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这样不公复习了制取氧气的方法,还自然步入了本节课的主题。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问题:用6g和3g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各能制得氧气多少克?找到高锰酸钾的质量与氧气质量的比例关系。学生乐于实验,得出的结果也集中、正确,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使学生明白了化学方法方程式计算的真正涵义并且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真正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 通过设问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在讲“水的净化”一课时,我用三种水即天然的河水、自来水和纯净水设问:我们怎样将河水转变成自来水,再把自来水转变为纯净水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了解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的净水步骤。 3.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在讲“金属材料”这一课题时,有个探究实验;比较金属锡的硬度。学生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实验,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软硬。然后让学生找出方法,比较三种金属的硬度。通过教师的举例,学生很容易找出相应的方法:用手按、用小刀切、相互划等手段比较金属材料的硬度。 4. 借助教科书、报刊、网络等资源,引导探究。鉴定人民币一圆、伍角、一角是由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这些金属材料应该具备哪些性质。学生会主动查阅教科书中的图表,观看硬币的颜色,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查阅报刊、网络,让学生了解到新知识不仅可以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算途径进行探究而获得。 总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师从中获取经验,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无图浏览|小黑屋|联系我们|广告报价|免责声明|新手上路|手机访问|麻城热线 ( 鄂ICP备12016569号-1  

鄂公网安备 42118102000134号

GMT+8, 2024-12-22 12:47 , Processed in 0.09286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麻城热线 X3.2 © 2001-2014 湖北锐火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