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行走:一双防滑鞋和一条有弹性的或宽松的裤子是必穿的。
1、护膝和手
2、速度:
速度:每人体力不同,速度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要知道;科学的登山是靠大腿、小腿的肌肉,以及韧带。膝盖的骨膜是最后的防线。而这些肌肉和韧带是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锻炼产生的,不是先而有之。所以长距离负重徒步,除了控速,还有,请使用你的双杖。
双杖:上山时可借力,当你的体力严重透支时,还可帮你支撑身体的平衡。
3、出行必带:头灯、打火机、小刀、速干毛巾、口哨、朔料袋或保鲜膜、大别针、卫生巾等
头灯;其一;因为暴雨之前的浓阴天气,就是大白天也几乎是漆黑一片,这种天气多发生在夏季。其二;过隧洞的时候,除了路面的不平整,洞中还有山体里长年累月渗出的积水形成的水坑。隧洞行走时,头灯还可提醒对面的人员车辆互相避让。其三;你能保证自己从不走错路或不被别人带错路而能按时回到计划的地点;在漆黑的夜里有什么比头灯更亮眼呢,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你别偷懒。
打火机:有人就想,我又不吸烟,用的时候借别人的呗。又错了,火机除了白天做饭、夜晚还可生火取暖。过河沟时和全装会用到多些,蚂蝗上身时不可用手拽,这时火就派上了大用处。
小刀:功能多多,特别是迷路时可多了样自救的工具。
速干毛巾:除了察汗洗脸、还可隔离汗湿的内衣、快速吸干衣服的水分等。
朔料袋:除了分装物品,还可以春天的时候挖一些野菜带回家,或者装些牛粪回家种花。呵呵...雨水打湿鞋子时,可套在袜子的外面。以防湿透的鞋子再次寖湿袜子。恶劣天气,如果把朔料袋或保鲜膜裹在身体的前胸后背或膝盖不但可以保暖,还可阻止寒气的进入。
卫生巾:并不是女人专用品,户外行走水源紧缺,再加上饮食失衡,容易引起痔疮犯病,这时就派上大用场了。除此还可反复吸出因过河或下雨弄湿的鞋子,然后再烤干,即节约时间又节约火源。
大别针:可把湿衣服别在背包后面快速晾干,一点都不影响行程。
口哨:山里信号不好或者干脆就收不到信号,口哨方便同伴找到你。
4、户外行走注意事项:
途中拍照或停下休息补充水分,一定要找个宽敞些的地方,给后面的人让开道路。面对迎面来的山友,打个招呼,让人知道这是支友好的队伍,途中相互避让时。
中午用餐时不要离大部队太远,一定要在大家的视线范围之内,以免启程时忘记了你。
下山时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对膝盖的磨损。记紧鞋带,防止脚趾前顶打泡。
还有,请谨记:得意时切莫忘形,这个一般指强驴,不管环境、气候,一兴奋就脱(开始表演“脱衣舞”,看谁勇敢)逞强!殊不知;当身体发热的时候毛孔全部大开,这时寒气最极易侵入身体,寒性体质的人此行为等于雪上加霜,要知道寒气是不认人的,也有个别体质特好的N年后才会出现症状或者没事,没事就好,啥原因无法细说,听不听信不信自己看着办。
饮水要速匀、多次、小口,运动之中有利于快速清除身体的垃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不要等到渴了再狂饮猛灌。
午餐不易吃的过饱,大量的进食,血液会把重点工作放在胃部,引起大脑缺氧不清醒。
5、音乐
喜庆的、悲伤的、轻柔的、舒缓的……各人爱好不同,有人喜欢京剧、有人喜欢歌曲、有人喜欢轻音乐、有人喜欢迪斯科,所以,公共场合,音乐: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就像吸烟污染空气一样污染着别人的视听和耳膜。
6、身体酸痛的原因
经常不运动的人,一下子运动过量身体会产生大量乳酸,这也是浑身酸疼的原因。除了多做一些局部放松和拉伸以外,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控。中性体质的人PH值一般在7.3-7.4之间。运动完后的一两天尽量多吃一些碱性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类。主食可用山药、土豆及红薯、燕麦片等代替。
7、出行户外安全第一
不逞强、不追赶、放松身心、
谨记:自己的背包自己背,因为那里装的,是你出行意外时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之前救命的所有物质(太白事件)。
再好的鞋子都怕沾上泥水,失去防滑功能,给自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请你尽量捡有草的地方和裸露的石头上走。如果你不够对付户外的一些意外,雨天还是尽量减少出行吧!
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酷暑严寒,尽量长衣长裤出行。一可避免刮伤划破;二可预防不明植物触碰引起的过敏和蚊虫的叮咬。
8、出行户外:经济AA、责任同样AA,
领队也好、约伴人也好,他们只是这次行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他们不是万能的,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户外团队,一定会尽他们所能,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
全装出行打包:上行时,背包上重下轻,分散重量;下行时下重上轻,稳定重心。
行走的路上,注意观察路边一些可食用的植物,以便食物用尽和迷路时取来充饥。
9、减负
参加户外活动,没有经过系统的负重训练,不可过度负重。装备物质不是必备的,应尽量精简,最好能一物多用,建议负重行动以不要超过自己体重的三分之一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