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家记忆 于 2011-3-16 13:48 编辑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呈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支付能力。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自立、适应环境、吃苦耐劳能力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使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活、学习、教育、安全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三缺失”: (一)父母亲长年在外,亲情关怀缺失。 对于成长中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极其重要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而此阶段儿童身心急剧发展,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占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十分需要来自父母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与榜样作用的时期。但由于父母在外,长期不在身边,关系相对疏远,即使父母一方在家,也因为忙于家务和其他劳动,无暇顾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影响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由于亲情的缺失,无助感、被遗弃感、失落感的逐渐产生,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留守儿童大都存在相对孤僻、内向、脆弱、自卑、不合群的问题,同时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不懂得关心人。一些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女童,为寻找感情寄托,容易被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身心受到伤害。 (二)监护人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儿童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行为养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在学校,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学习兴趣不高,拖欠或不作家庭作业;不大遵守校规校纪,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时有发生。在家庭,表现为不讲究个人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社会,则表现为缺乏礼貌待人常识,个别留守儿童甚至有抽烟、沉溺网吧、赌博等不良行为。尤其是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留守儿童中幼女受性侵害案时有发生,大部分因为留守女童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监护管理不够。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二是父母思想认识偏差。一般来说,父母外出务工,更多的是考虑改善家庭生活,给孩子成长提供更充实的经济支持和物质生活满足。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关注的往往停留在学习成绩的好坏、完成作业的好坏以及在家听没听话、在学校挨没挨批评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在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和溺爱迁就,很容易导致子女的任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三)各方面联动不够,社会管理缺失。
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管理缺一不可。但从现状看,目前家庭、学校、乡村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在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上,大部分学校采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一样的管理办法,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作用的弱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完善,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基层组织和乡镇村干部大都担心留守儿童问题不解决好,所隐忧的社会问题将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问题实际上成为了各家自己的事情。留守儿童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对其认识还停留在家庭私事的层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