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八怪揍鱼 发表于 2017-10-14 14:12:55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从一个放牛娃的故事讲起。先来想象一下这样一幅画面: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隐藏着一个僻静美丽的地方——翻过村东的小山,越过了山下的溪水,在一片绿油油的水草丰美的洼地上。风一吹,牛羊成群显现。一群不识字的放牛娃正围绕着一个识字的放牛娃,听他讲书本的故事,讲从他父亲那听来的长安。这个识字的放牛娃名字叫司马迁。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84/140/2244/145951884.jpg父亲司马谈在京都长安当太史令,不仅在官办的图书馆读了大量的书,家里藏了大量的书。而且注重民间的各种传闻,这也影响了他的儿子。司马迁从小脑子里装满了故事,近代的,远古的,种类繁多,他的童年生活弥漫着神秘感。邻居小孩经常眼巴巴的望着他,希望能听到他讲得故事。司马迁自己讲,他 “十岁则诵古文” ,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几乎当时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如:《周易》《尚书》《春秋》《左转》《国语》《诗经》《战国策》…….他还学习天文、地理、中国、兵法、商业、域外风物…….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牛,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说完把书从头至尾背诵了一遍。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司马迁赶着牛在前面走,父亲在后边偷偷地跟着。司马迁把牛赶到草地中央,等牛开始吃草后,他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读,那朗朗的读书声不时地在草地上萦绕回荡。看着这一切,父亲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89/140/2244/145951889.jpg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96/140/2244/145951896.jpg司马谈希望儿子有出息,将来比自己强,在司马迁大概十二岁那年,父亲做了一个重大的举措——从韩城的小村庄迁往长安茂陵。茂陵这地方距长安不过几十里,等于在天子的脚下。年轻的皇帝在茂陵为自己建坟墓,这个陵墓规模巨大,财政预算,将来花掉全国总财政的三分之一。司马谈是主动去的,很多有钱人是被迫去的。汉武帝将天下的富豪往哪赶,一个很明显的意图是强化皇权,免得这些人在各地生事。因为有钱人多,一座繁华的小城很快建立了起来。司马迁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华屋美宅,高车大马,再低头看自己,觉得与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怀念老家放牛放羊的小伙伴,怀念黄河边上山川起伏,河流奔腾的壮丽风景。彼时,他经常携小伙伴们看黄河,惊叹他的雄浑,一泻千里。还不时听到对面山腰上的汉子扯着嗓子高唱山歌。如今,来到陌生的环境,不适应与失落肯定是有的,但他知道自己将来是要子承父业的,他崇拜自己的父亲,崇拜自己的家族先人。父亲经常常对他讲司马家族里的一个牛人叫司马错。战国时期的司马错,曾在秦国做高级幕僚,左右秦王的能力胜过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他是司马家族的荣耀。司马迁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后来,在父亲的推荐下,他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当时,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而独尊儒术,霸道的很。这姓孔的和姓董的双双走红。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4/140/2244/145951914.jpg司马谈让儿子拜儒者为师,也是当时的风气使然,司马谈他本人推崇的是道家,但对儒家学说并不反感,又考虑到儿子的仕途。好比现在的人都说应试教育不好,却又都希望儿女考高分。到后来,经过这两位老师的调教,司马迁对孔夫子毕恭毕敬。二十岁时,他学有所成,来向老师孔安国辞行。老师除了给他资助,还写信让外地的学生和朋友帮助他。司马迁是孔安国最得意的学生,先生平时对他没少照顾。有一次老师发现他面带菜色,留他吃饭,他就大吃一顿,乘机解馋。那司马迁是穷的吃不起饭吗?非也,当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经年在长安办公,但武帝时期全民还是比较富裕,吃喝不愁的。当时司马迁心中藏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踏遍祖国的山河,为此他早早的开始攒钱,邻居家大鱼大肉,他闻闻香气罢了。别的学生穿锦衣华袍,他只一袭布衣,清风自来。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7/140/2244/145951917.jpg二十岁,他已经有了一双打量历史和现实的眼睛。那些从竹简上学到的东西,迫不及待的付诸于行动。他乘坐官府送公文的驿车,每三十里为一站。由于父亲和老师都是朝廷官员,他受到优待,减少了很多麻烦。他带的东西不少,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更多的,是用作记录的竹简,绢帛和毛笔。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书,他是终其一生,和书本厮守在一起,行万里路,也是边走边读的。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19/140/2244/145951919.jpg离开长安后,朝着东南方向抵达南阳(今河南),弃车乘船,顺长江而下。足迹遍布江淮、齐鲁国和中原,更出征到巴、蜀,滇南。《太史公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他不只是观风景,发点思古之幽情,他要考察,要询问老者,要辨别真伪,要顺藤摸瓜,展开合理想象。为了一个细节,他会多方求证,不惜跑远路,往返折腾。这种介于科学和文学之间的工作,充满了艰辛。风餐露宿更是家常便饭,饥肠辘辘时,他就像野人一样爬树摘果。饱一顿,饿一顿,他根本不在乎,他心中激荡着大东西。华夏大地,三千年文明史,做笔记,画草图,叩问山川历史。行了七年,他把孤独的兴奋尝了个够,把竹简上的读来的古人拜访了个够。他在汩罗江畔凭吊屈原,长时间徘徊不去;他溯流北上访太湖东案姑苏台,想象吴越交战的壮观情景;他沿吴淞江而下,到申这个地方寻访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的遗宫。他过淮阴,并亲自看过韩信母亲的坟冢,所以韩信之志与众异的结论才令人可信;他至沛郡丰县,听曹翁讲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吃惊不小。告别曹翁,他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长安。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87/140/2244/145951987.jpg阔别长安七年,一回长安,他就埋头整理记录。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遥遥在望了。经孔安国推荐他参加了博士弟子会考,考中了,到宫中做了郎中。不是看病的郎中,而是皇帝的侍从。作为众多侍从的一员,跟随着汉武帝的行踪。侍从这有分为几种人,太监,武士,怜人,学者。司马迁排在末尾,很难和皇帝说上一句话。武帝业余生活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皇家猎场上林苑打猎,毕生追求就是做神仙。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194/140/2244/145951994.jpg他养了大量方士,也就是道士。他们为武帝制定了庞大的计划,要去封禅泰山,公元113年,大典正式举行,十八万人,浩浩荡荡的队伍向泰山进发,道士靠前,儒生退后。但司马迁很遗憾,没能去。让他感到安慰的是,在随行的队伍中,有他的父亲司马谈可以目睹这一盛典。但没想到到了洛阳,父亲司马谈就病倒了。闻讯赶来的司马迁,赶在了父亲的弥留之际。司马谈撒手西去,但他是闭着眼睛去的,他唯一的儿子司马迁,跪在床前,哭着发誓,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这一年,司马迁三十五岁。匆匆料理了父亲的丧事,快马加鞭追赶武帝,他要看清封禅大典所有的细节。当他赶到山脚下,眼前的景象的确壮观威风。车驾旌旗无数,满山遍野都是人。此行给了司马迁很深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后来他写成《封禅书》,一万三千多字,在《史记》中几乎是篇幅最长的。也是历史上祭祀极为重要的史料。他的史笔,一向是言之有据,翔实而又生动,视野开阔,语言极具个性色彩。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09/140/2244/145952009.jpg封禅仪式结束三年后,三十八岁的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可以名正言顺的呆在皇家图书馆,读各类书籍,接触尘封的档案。他伸手拂去那些尘埃,让历史得以清晰呈现,包括不少宫廷秘闻,这些东西当中,有些是被掩盖起来的历史真相。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他大刀阔斧地筛选着,记录着,竟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当太史令的这几年,他仍未娶亲,掐指一算,年近不惑之年的司马迁,还没有跟女人睡过觉吗?这问题好像不够严肃,但很多人想到了这个问题,司马迁自己恐怕也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司马家族总还是要有后人去继承这份事业,也算对得起自己死去的爹娘和祖先。由于娶亲晚,四十几岁时,司马迁有了一个女儿。正当他在狭小的寓所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6/140/2244/145952016.jpg


丑八怪揍鱼 发表于 2017-10-14 14:13:29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十余天血战三次,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龙颜不悦。满朝百官交头接耳,同声谴责李陵。

司马迁双唇紧闭,持笏板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什么也没说,也轮不到他说什么。汉代的文职官员分很多等,司马迁秩千石,品级不高。他要说回家说去,拿着毛笔,对着汗青。

只是耳边响起的都是污言秽语,还泼向飞将军李广的身上。司马迁的两只手抖上了,双腿自作主张的跨前一步出去了,表示“微臣”有话讲。

"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武帝听后,眉头一皱,随手一挥,将司马迁下狱,罪名是“沮贰师”,攻击贰师李广利的意思。罪名不小,落到酷吏手中,被提审,拷打,惊吓,身心备受折磨。汉武帝手下的酷吏是出了名的,判案之迅速令人瞠目结舌。

有个叫义纵的酷吏一天拿下四百颗人头,另一个酷吏抓紧时间在冬天杀人,因为刘邦有规定,入春停止行刑。这位酷吏喟叹说:“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把这些家伙全杀光!”司马迁写《酷吏吏传》,写到后来用了四个字,“以上为能”——皇上认为这些酷吏很能干。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据汉朝的刑法,司马迁当斩首。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家人四处奔走借钱,也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刽子手亮出了尖刀和猥亵的笑容了,司马迁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喊叫了百代伟人的奇耻大辱。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

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司马迁出狱后倒升官了,武帝把这个有才华的人安排在身边,封他为中书令,相当于贴身秘书。他上班尽量显得恭敬,下班则闭门写书,拒绝所有交游和应酬。

他大约四十二岁开始写《史记》。现在年近半百,写了七八年了。也许以前的文章比较平和,自从受了宫刑,文风为之一变,充满了战斗性。

战斗性来源于屈辱感,受刑之后,他再不去父母的焚前祭扫、无颜面对父母的在天之灵。《报任安书》中,他描绘受刑后的心境和处境,字字带血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厮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然而《史记》绝不是个人化的写作,是方方面面的。司马迁长期的学养和历练使他能够站的更高,既有战斗性,又又公正性;既有鲜明的立场,又有冷静客观的呈述。他日日夜夜的思考,低着头叩问历史,把声音留给了后世。

又过了一个十年,这一年他五十六岁,是公元前90年,是司马迁写完《史记》的第二年。这以后史籍上不再有他的任何记载。他的死成了一个谜,各种猜测都有,有人说他写的书被人呈送汉武帝,丢了性命。有人说他连人带书消失在名山大川。

为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的人,传给我们文脉的人,他自己却隐入了迷雾之中。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涉及西汉以前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包罗万方,又融会贯通。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在太史公的笔下,寥寥数语,就活灵活现,大处把握和细节铺陈,他都做的很到位。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连中国历代文豪,也几乎无不推崇司马迁。

鲁迅对它的评价最为精辟:“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说:“秦楚之际,兵所出入之徒,曲折变化,唯有太史公序之如之指掌…..盖自古史书兵事之详,未有过此者。太史公胸中自有一天下大势,非后代书生所能也。”司马迁自己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一人之伟力,单手托起史学与文学两座巅峰,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

司马迁的功绩,怎么说都不过分,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遍及全球的十几亿炎黄子孙将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在他之前,也有史学家各类记载和民间传说,但不成系统,形不成源流,是他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他笔下的诸多皇帝,从远古到战国,无一例外的追溯到皇帝。五千年的文明哪里来?就是从司马迁的《史记》来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国人,如果不读司马迁,不读其人其书,那真的是令人遗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迁:探寻三千年文明史,一个男人的史诗